高者因而越之谓吐,下者引而竭之谓利小便。伤寒阳脉涩,阴脉弦,腹中急痛者,此亦肝乘脾也。
君火之阳内发,寒水之邪外散矣,故治太阳伤寒以发汗为第一义。微弱数者,是风火势微,故为自止。
伤寒所以看外证为当者,盖不在脉之可见,必待问之可得。 盖石膏泻胃脘之阳,服之则胃气不至于四肢,必手足厥逆;麻黄散卫外之阳,服之则血气不周于身,必筋惕肉。
邪在营卫之间,惟汗是其出路,故立麻黄、桂枝二方。 其始也,为沉为弱为涩为弦为迟;其继也,微浮微大微滑微动微数。
如太阳病血症麻黄汤主之句,语意在当发其汗下。问曰∶“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,何也?
仲景用攻下二字,不专指大便。微呕是喜呕之兆,支结是痞满之始,即阳微结之谓,是半在表半在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