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相告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发热而咳,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心下素有水气,又得寒邪相搏,故用小青龙汤,外散表邪,内散水饮。如有热加黄芩,有涎加半夏。
心下痞而硬,而下利者,通因通用之下症也。宜利为度。
天时热气返用,山泽浮云,豪雨溽温。仲景虽不立方,然微和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,不大便五六日,上至十余日,日晡所发潮热,不恶寒,独语如见鬼状。
雪按:此说非一定,如经方桂枝人参汤,桂枝大黄汤均表里并治之方也,须审证所要而施,不可一言限定耳。若阳症咽喉痛,用甘露饮、玄参汤。
实邪谵语,狂妄不一;正气不足,只将一语反复言之也。 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表邪已解,胁下痛,干呕短气,此兼悬饮,宜十枣汤治者。
其法先以热汤灌或童便灌,及用布蘸热汤熨脐并气海,续续令暖气透彻脐腹,俟其苏省,然后进药。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,外未解也,其热不潮,未可与承气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