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4]若夫损伤杂证,论中不及备载者,俱分门晰类,详列于后,学者宜尽伤损之证而喘咳者: [1]若因出血过多,面黑胸胀,胸膈痛而发喘者,乃气虚血乘于肺也,急 用二味参苏饮,缓则难救。 若漫肿大痛者,俱宜服内托黄耆汤;痛而筋挛者,万灵丹汗之;痛止换服神应养真丹。
[20]从胸乡上行一寸六分,去胸中行亦旁开六寸,仰而取之,周荣穴也。[2]为其可以取深邪远痹也。
[9]从玉枕侠项后大筋外廉,下行发际陷中,天柱穴也。[31]从气街下行,膝上一尺二寸许,中行左右各三指捺, 上有肉起如伏兔之状,故名伏兔,在此肉起后,交纹中,髀关穴也。
[23]水轮者,膜入水轮也。【方歌】牛程〔足蹇〕因奔走急,脚热着水寒风袭,气滞血凝起【注】此证生于足跟,及足掌皮内,顽硬肿起,高块色黄,疼痛不能行履。